孩子學習,父母不缺席

新年期間,我們拜訪一鄰居,他們夫妻都是小學老師,第二女兒與我們的女兒就讀同樣幼兒園,也是同班同學。他們的大兒子也是從這間幼兒園畢業的,現正在革成小學就讀三年級。

談話中,我問起張老師:“以你的看法,從幼兒園畢業的孩子,到了小學一年級,是否會面對課業銜接上的問題?是否會跟不上?”

張老師笑笑說:“應該不會。孩子跟不上,關鍵在于父母本身是否有給予孩子適當的關注和引導。”他進一步解釋:“我們身為老師,知道引導孩子的技巧。重要的是,在幼兒園的學習過程,我們只要確保孩子把老師交待的功課掌握好,了解老師所教的每一樣功課,那么上了小學就應該不成問題。很多父母非常擔心孩子跟不上,主要原因是在于父母本身經常為生活忙碌,無暇督促孩子,因此便依賴學校、補習班或安親班把孩子教好,當孩子的學習進度不理想時,便開始焦慮不安和恐懼。因此父母陪伴孩子成長,給予他們適當的關注和引導非常關鍵。”

張老師的這番話非常中肯,也一針見血指出當今父母的通病。身為父母,我們總是認為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,盡量給他們最好的。為了讓孩子順利跟進小學的進度,終日貨比三家,把孩子當成試驗品般不停換校。眼見孩子好不容易適應了新環境,又要轉換到陌生的地方,被迫去適應新老師、新朋友、新規矩。唉,真是苦了孩子啊!

記得有一次,我請教一位已經退休的小學校長,說:“葉老師,你認為在幼兒園階段,孩子必須掌握什么能力,以便能夠應付小學的課業?”目前是安親班老師的她對我說:“在幼兒園期間,孩子必須要養成凡事用心的習慣,這點很重要!”

她這句話很管用,與證嚴上人所教的:“命運好不如習慣好!”有異曲同工之妙,我馬上將之落實在生活中。打從女兒六歲班開課至今,雖然功課量不及其他學校多,但是舉凡寫作業、華巫英語文科聽寫、練習寫字、生活技能等等,我時常教導女兒一定要‘用心’去完成。我們堅信只要孩子在整個過程中,能夠‘多用心’,每天必能進步一點點。如今,事實勝于雄辯,女兒不只可以應付課業,也因為她的良好習慣,班老師請她承擔小組長、小班長的任務,成為同學的榜樣。此舉真是讓女兒高興了好幾天,我們也豎起大拇指對她說:“真好,要用心做,一定能夠成為最優秀的小班長!”。

孩子在學習中有解不開的煩惱,并非一定來自校方。羊毛出在羊身上,父母應該要學會從孩子的言行舉止中找出問題癥結,也找出自己的責任。證嚴上人告訴我們:“改變自己是自救,影響別人是救人。”若想有效地幫助孩子,先從調整自己的態度做起吧。親子同心協力,成長路上才不會孤單吶!

~林喜莉

No comments:

Translate Blog